昔日最穷养鱼贩,如今一战爆赚1200亿,成为最猛富豪!
2022/10/28

如果给你500元创业,你能做些什么呢?

在四川有个穷小子,卖掉了家里最值钱的猪,拿着东拼西凑的500元创业。

最近就是这个“穷小子”以1250亿身家,结束了四川首富刘永好20多年的垄断,成为新任四川首富。

在一片倒闭、裁员、欠薪的消息里,他开的公司2022年上半年净赚超过了120亿,注意是120亿利润,可不是营收。

而他个人仅过去一年,他的个人财富便增长了大约620亿元。

这个新首富叫刘汉元,通威集团的创始人——不但是世界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商,还是光伏产业中的全球王者。

如今我们吃到的鱼,每3条中就有一条是吃通威饲料长大的;通威集团多晶硅年产能,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。

养鱼和光伏,一个靠水一个靠天 ,看似毫不沾边,竟然被同一个人做成了。

他就是四川最牛“鱼贩”,刘汉元。

养鱼天才:

最穷饲养员,卖猪创业

刘汉元养鱼和创业,起初都是因为一个字:穷。

他出生在四川眉山的一个偏僻农村,家中除了他以外还有弟弟妹妹。

因为刘家穷到买不起电风扇,而妹妹有些体弱,在夏季特别容易中暑,为了给家里省钱,刘汉元只能“自制电风扇”。

摸清电路、拆开再组装,结果一个星期不到就把电风扇“制作”出来了。

还是为了省钱,刘汉元花了四年时间就读完了小学,两年读完了初中。

每次一放学,就一头扎进垃圾站,找一些破旧收音机、电扇和废旧电池拆开改装,小伙伴都喊他“破烂小孩”。

他沉迷研究一些关于无线电的东西,甚至还幻想着自己以后在无线电领域能有一席之地。

14岁的刘汉元初中毕业,按说应该报考无线电专业。

但还是因为家里太穷了,他直接报名了中专学校,分配到淡水养殖专业。

没想到,迫不得已的养鱼,却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。

毕业之后,就直接被分配到眉山县的水库担任渔场的技术研究员,月薪只有33块钱。

刘汉元发现,四川多水,但水产品在当时却是少得可怜。

1983年的春节,成都市场上猪肉只卖0.99 元/斤,而鲤鱼却卖到了12-13元/斤,因此,那时四川也开始出现不少“养鱼万元户”。

不过刘汉元在考察这些万元户时发现一个机会——他们大多是在池塘养鱼,这样生长出来的鱼带有一股土腥气,而水库养殖的鱼却新鲜许多。

水库是活水,而且水深,所以鱼没有土腥味,但问题是水库养鱼不但生长速度慢,而且只能散养。

18岁的刘汉元动起了心思:四川人都爱吃鱼,怎么才能吃到这种有鲜味的水库鱼呢?

最后,刘汉元在杂志上看到一个词,让他眼前一亮:德国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技术。

网箱养鱼,就是在不影响渠道过水的前提下,将网箱固定,进行流水养鱼。不占耕地,也不与灌溉争水,最重要的是经济效益更高。

刘汉元算了算,要想研究网箱养鱼,创业启动资金需要500元,但就是这500块钱,他东拼西凑也没有凑够。

找有关部门申请补助,几经周折,却换来了不少嘲笑。

最后,刘汉元的父亲不忍心见儿子为了这笔钱这么痛苦,对儿子说:“汉元,明天一早,牵着咱家猪去集市上卖了吧,这也你的钱也就能凑够了。”

当时这头猪是家里最值钱的财物了,如果自己失败了,那么就将一无所有。

但第二天,母亲直接把猪拉到了市场,刘汉元终于凑够了500块钱,买了旧钢管、自己焊好了铁箱、还买了小鱼苗和鱼饲料。

1983年,刘汉元的创业之路,正式开始了。

最猛富豪:打破最高纪录,四年干出6个世界第一

当年的创业没有融资,更没有风投,靠得就是上阵父子兵。

由于资金有限,刘汉元便自己学电焊,然后买废钢管做金属网箱。

做好时正值寒冬腊月,父子俩冒着严寒下水安装,父亲甚至因此右脚韧带断裂,差点造成残疾。

为了让鱼养的更好,他们喂小鱼苗的鱼饵,都是靠人工搓出来的,流血起茧子都是家常便饭。

有一次,他在网箱中就发现了一两条死鱼,他一开始以为是正常的丢命,可是,在接下来的几天,鱼开始一大片一大片的丢命。

最终,他发现鱼儿丢命的真正原因。

鱼被关在网笼中,而网笼上的铁丝带电,鱼越长越大,它们在水里游泳时会不小心碰到铁丝,从而导致破皮、感染。

最终,他决定在鱼饵中,给鱼加一些药,一来提高抵抗力,二来能恢复伤口。

到这里,网箱养鱼才算真正开始赚钱。

但这时刘汉元做了两个极其大胆决定,也正是这两件事,解锁了他富豪的命运。

1、不要一分钱,带农民养鱼

20岁的刘汉元将自己研制出的“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法”投入实践,很快就连本带利的赚回来。

按理说,凭借着技术碾压,刘汉元完全可以大赚一笔。

结果人家根本没有藏着掖着,而是将技术毫无保留地教授给了当地村民,并免费向全国农民推广。

当时四川省水产局副局长得知这个消息后,更是兴奋得大叫:“要将这个技术像老母鸡孵小鸡那样,在全省推广,带出一窝来,带出一片来!”

“要赚钱,学汉元”,大大小小的养鱼网箱开始出现在四川的各个河湖沟渠。

两年后,国家科委、农业部也分别将刘汉元的养鱼技术列为重点项目,在全国大力推广。

这一战,让刘汉元在当地立住了好口碑。

“科技能使卫星上天,科技也能使你养鱼致富”,成了1992年通威火遍四川的广告语。

2、谁发现饲料有问题,奖励1万

打下了群众基础,接下来就是搞定产品。

刘汉元发现鱼肉质是否鲜嫩、肥美不仅和水温、环境、水质有关,更重要的是和鱼饵有关。

他租了一个厂子,一心一意的研究高品质的饲料,据说当时养鱼户为了买上刘汉元家的饲料,甘愿排队半个月。

对于自家产品的质量,刘汉元有着十足的信心,甚至敢在报纸上发表声明: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