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集
在马来西亚森美兰州,有一座生活着2万多人的新村,如同中国南方的某个小城
2023/02/12

虽然办学一度中断,但当时的兰陵学校已经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当地许多村镇干部都是曾在兰陵学校就读的校友。

1964年,坪地中心大队(现坪地中心社区)在原兰陵学校残留校舍的基础上,修缮改造成新的学校,命名为中心小学。直到1987年,因经济发展、教育需求增加,中心小学迁址新建,原先的校舍被租给外商办厂。1997年,龙岗区政府又在坪地中心小学的基础上办起了坪地街道第一小学,并于2014年升级为九年一贯制学校,同时,为铭记历史、不忘侨情,2014年,该校恢复“兰陵学校”一名,让爱国爱乡的传统在坪地学子间传承。

5

坪地知知港两地往来不断

“清末,乡愁是一张张船票,萧氏族人远赴海外谋生,盼的是衣锦还乡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乡愁是一张张汇票,海外萧氏宗亲辗转寄来钱物,给清贫的农家增添了许多笑声。改革开放以来,乡愁是一张张机票,两地萧氏后人往来不断,宗亲情谊绵延不断。”

“小时候,每到过年,我在知知港的姑婆就会汇来10元钱。我们全家人都盼着这笔钱过年,买猪肉、买糖、轮流做新衣……”萧蔼棠回忆,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知道,有位素未谋面的姑婆在一个叫知知港的地方,她是全家人都感念的人。改革开放后,这位姑婆两次回到坪地探亲。“她从没有忘记亲人,在我们困难的时候寄钱帮扶,后来又不辞辛苦回到家乡,她对故土和族人的深情让我很感动。”萧蔼棠说。

1995年,知知港150多人组成恳亲团回到坪地祭祖,这一壮举更是让坪地人感动不已,坪地镇政府热情地接待了他们,从此两地往来不断。每逢坪地萧氏举办大型祭祖活动,均有族亲不辞辛苦从马来西亚远道而来,凡有修缮宗祠祖墓的大事,也总能看到知知港同胞慷慨解囊。1998年重阳节的祭祖活动中,有一支108名马来西亚华人组成的“萧族祭祖团”,蔚为可观。锣鼓齐鸣、彩旗招展、瑞狮起舞、祖孙齐拜,故乡日益富强、生活蒸蒸日上、阖族不忘祖先、邻里精诚团结的局面,让参与回乡祭祖活动的马来西亚华人深感震撼。

萧氏后人祭拜祖先

2007年,坪地街道组织了20多人的恳亲团前往马来西亚恳亲。此后,也有不少坪地人前往马来西亚探亲访友,其中仅萧蔼棠一人就11次到访知知港。“从第一次去知知港就感到很亲切。”萧蔼棠说,“亲不亲、听乡音,知知港人讲的客家话,比我们一些本地人还正宗”。而且,在知知港认族亲再容易不过,萧氏后人习惯在大门上镌刻“兰陵”二字。每次到访知知港,萧蔼棠总会受到当地族亲所托,寻找早年间失联的亲人,目前已先后帮助十余人找到了亲人。

“知知港萧氏宗亲对坪地的感情很深,很多人自己出生在知知港,但爷爷和父亲都叮嘱他们不能忘记故乡和亲人,有机会就回故乡看看。”现任知知港萧氏联宗会文书的萧志宏说,看到故乡亲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,他们都感到既幸福又骄傲。

乡愁故事

萧氏宗亲 相聚“兰陵之夜”

1942年,日本侵略者烧毁兰陵学校,远在知知港的同胞听到这个消息悲愤不已。当时他们已筹集到新学期的办学资金,可是考虑到学校停办、时局动乱,捎钱回家乡的途径也一度中断,当地乡亲决定用这笔资金成立知知港萧氏联宗会,祭祀祖先、团结宗亲。

兰陵后人举办盛会

2012年7月7日,知知港萧氏联宗会举办50年庆典,千余名萧氏后人在马来西亚共度“兰陵之夜”,坪地萧氏宗亲组成代表团远赴马来西亚参加了盛会。

当天上午,他们在知知港萧氏联宗会会所内的妙锦堂内,祭拜萧氏祖先。当晚在知知港大礼堂席开百桌,热闹的舞狮舞龙、客家传统歌曲陪伴宗亲共度难忘的“兰陵之夜”。席间还开展了捐赠活动,捐款全部用于设立免息大学贷款奖学基金,帮扶知知港学子。时任马来西亚新闻、通讯及文化部部长拿督斯里莱斯雅汀博士,森美兰州行政议员、拿督萧进平也参加了此次盛会,他们都表示,知知港萧氏联宗会是一个大社团,为宗亲和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。

萧进平正是知知港人,是当地的首个“萧家官”,后来还担任马来西亚驻中国昆明领事馆总领事,在促进中马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。虽然出生在马来西亚,但他常听祖辈讲述家乡风貌,对来自故乡的宗亲格外亲切。“兰陵之夜”后,他还专程回到坪地萧氏宗祠和爷爷留下的老屋。他常说,希望两地加强交流往来,共同发展进步,并祝愿国永远繁荣富强。他常说:“家有一老,如有一宝,长辈们不辞辛苦将子女养育成才,作为子女应该孝敬老人、善待长辈。”而这,正是坪地萧氏家训十则之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