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得好,只要在正月里都算过年,在正月「日日发」的最后一天祝大家财源广进万事顺心,掂过碌蔗事事如意!「掂过碌蔗」是广东人拜年必说的吉祥话,那么借此机会咱来聊聊「蔗糖大王」这个主题咯~
揭阳 清朝糖王
在没亲去潮汕地区之前,我最喜欢的一家饭店是美食街上的潮州牛肉丸 ,初入揭阳,那边更是惊为天人的好吃,远远超过预期。为了吃到更多的美味需要一天两三万步的溜达消食,一下子走到了「潮汕糖王」郭来的故居——郭氏大楼。
「郭来郭来,大厝起好是我个」是几乎每个潮汕人都懂的一句话。郭来是棉湖人,生于1684年,即康熙二十三年,彼时,粤东各地大兴蔗糖业,潮汕糖业在全国已占有重要的位置,清时从广州等地出发的商船,每年数百次远航日本长崎,每船携带十几万斤白糖和冰糖。
明清时期的棉湖,今揭阳市揭西县棉湖镇, 甘蔗种植业较为发达。
「郭来」名郭光祖,书名郭翊隆。他看好蔗糖业的前景,从农村收购蔗汁,在当时属普宁地界的糖水灶开炉煮炼,用土糖寮凝晶 ,糖漏中冷却制成红糖后装袋销售,同时收购其他制糖业者生产的红糖,装船北销。
据说他年营业额中红糖达到几百万担,糖水灶用工上千人,拥有可在海上航行的大船18条,事业发展到苏杭、上海一带,成为整个潮汕地区最大的糖商,因此得到了「潮汕糖王」的称号。
郭氏大楼被誉为潮汕地区的「乔家大院」,位于揭阳市揭西县的棉湖古镇。棉湖古镇始于北宋,千年历史。郭氏大楼建于清雍正年间至乾隆初年,占地五千多平米。整座建筑共99间房,自成一体,为潮汕地区典型的「驷马拖车、百鸟朝凤」格局。
建筑大量采用彩绘木雕和高难度的嵌瓷装饰 ,「嵌瓷」是传统文化中稀有的工艺品种,匠人们以绘画为基础,运用各种彩色瓷片,剪裁出表现形象的建筑装饰,被誉为「永远亮丽的艺术」。
▲ 一片片瓷器色彩饱满,姿态鲜活@图片来源见水印
这座建筑历时300多年依然屹立不倒,建楼的时候,建筑工人们在三合土中混入了红糖,增强了粘合性,使得墙体年代越久越坚固,故而可以一直屹立。这种建筑材料的使用充满智慧,也是郭来从自己经营的糖业中总结出来的经验。
如今素有「潮汕民居古建筑之最」的郭氏大楼已在2010年列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成为棉湖古镇亮丽的历史人文风景线。
厦门 爪哇糖王
1868年出生于福建南安,金淘石笋村(今泉州南安)的黄奕住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印尼首富 ,爪哇四大糖王之一。他在家乡南安是一名剃头师傅,小名「剃头住」,下南洋后辗转于爪哇三宝垄市(印尼语:Semarang),三宝垄为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北岸的城市,中爪哇省的首府。
他最初当街头小贩,贩卖杂货。1895年黄奕住洞察到糖业的发展前景,稍有积蓄即以经营糖业为主。收购蔗糖,转手交易,获利丰厚,他精心经营的「日兴行」很快由零售商转为批发商,生意扩大到印尼的泗水、雅加达、巨港、棉兰和新加坡等重要口岸。
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黄奕住经商的鼎盛时期,他运用雄厚的资本,收购大批量的蔗糖等货物。后糖价暴涨,大获其利,黄奕住专营糖业历30年,跻身爪哇「四大糖王」。
1914年,他入选了欧洲人编的《世界商业名人录》--——「OEI TJOR」(黄住),这是他与外国人来往商务函件所用的名字,轰动华人社会。1919年,黄奕住从爪哇三宝垄回国,并将经营大本营迁回祖国。回国后,黄奕住为厦门居民建起「远东第一水厂」、第一条马路开元路、第一家电话公司等公共设施。另外,他热心教育,在厦门与故乡南安的各所中小学校,以及复旦大学、暨南大学、北京大学、南开大学、岭南大学等,都有黄奕住捐助的慈善公益项目。
黄奕住还于1925年在上海创办日兴行,经营进出口业务,进口的糖占当时全国进口量的70%。
他开设有中南银行(后并入中国银行),太平保险(中国最早的保险公司之一),成为涉足商业、银行、保险、房地产、种植等多行业的商界巨子和赫赫有名的华侨领袖。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,闽南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:「要想富,就学黄奕住」。
黄奕住在厦门一共建了160幢别墅,栋栋豪宅。而其中的「中德记」楼,有「中国第一别墅」的美誉,也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黄家花园前身。上世纪50年代黄家花园成为厦门的国宾馆,宋美龄,尼克松、李光耀等,都曾在黄家花园小住。
黄家花园现在依然作为度假酒店使用。黄家花园酒店不仅是厦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,还在2017年被列为世界遗产。(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申遗53个核心要素之一)
纽约 美国糖王
关注高尔夫的球友应该都知道「Havemeyer Cup」这个奖项,这是美国业余高尔夫锦标赛的冠军奖杯,是USGA唯一的金质奖杯,1995年老虎伍兹赢得此奖一举成名。这个奖是以美国糖王Havemeyer哈维梅尔家族命名的。
1894年,美国高尔夫协会USGA成立,第一任主席为西奥多·哈维梅尔,他主持举办了1895年美国第一届业余锦标赛U.S. Amateur Championship和美国公开赛。
1895年的两届赛事为美国最古老的高尔夫比赛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